5月12日,中美對談取得實質性進展,雙方同意在90天內降低關稅。當晚,美國客戶就向上海威邇達遮陽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丁林鋒發來消息—— “下單”,一個集裝箱的貨,貨值10萬美金。
還有一個在談意向客戶的訂單貨值在15萬美金,粗略一算,關稅下調當晚丁林鋒就接到了超百萬元的美國訂單。
客戶的反應快得令人意外。13日一大早7點30分,義烏市璟文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慶芬打開手機就看到了一筆“久違”的訂單,一個美國老買家直接下單了30萬雙襪子。“已經有一個月沒有接到這么大的單子了,還是比較興奮的,美國訂單回來了。”
多數外貿人聽到關稅驟降的消息,第一反應都是興奮。此前由于關稅暴漲至145%,不少已經下單的美國客戶要求暫停生產,國內部分產線也暫停了工作,與此同時,大洋彼岸的美國貨架已經逐漸賣空、庫存告急。
接下來,外貿行業無疑要迎來一波爆發式增長,美國采購商將掀起下單潮。來不及寒暄慶祝,更多外貿人都開始加班加點復工生產,抓緊這90天的訂單窗口期,把貨物送出去。
“具體的訂單量還不清楚,全公司業務員都在忙著往美國發貨,完全沒有時間盤點。”東莞市齊彩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伍林表示,這兩天非常忙。
但對于外貿商家來說,考驗才剛剛開始。90天內出貨要盡可能快且多,這意味著日常供應鏈和產能都要做好準備,才能應對突如其來的變化。
璟文進出口的產線上有200多臺襪子機,每臺機器每天能生產300到400雙襪子。吳慶芬算了算目前手頭的訂單,產線估計要開始滿負荷運轉了,光是那30萬雙襪子的訂單,就要到6月底才能生產完畢。
丁林鋒是阿里巴巴國際站上的房車遮陽篷商家,美國市場銷售額占比50%。此前盡管關稅一直在漲,但由于產品創新的不可替代性,其美國客戶們還是在下單,這次關稅下調幅度,無疑加速了美國客戶的下單速度。
丁林鋒告訴界面新聞,關稅轉折處在其預測的合理時間點上,因此企業的備料一直在進行,今天客戶突然下了比較大的單子,企業就能快速投產,這意味著背后供應鏈要有所準備。
“如果現在再重新去備貨、備料生產,至少要比別人要晚半個月到一個月的時間,但我們一拿到訂單就能開始生產了。誰也不知道特朗普在最后的時間點上會有什么變化,因此我們必須在90天內盡可能地完成生產、發貨,向客戶履約,爭分奪秒。”
深圳市麥祺佳家居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莉也早早做好了準備,她有不少客戶是美國的亞馬遜賣家,有一些賣家未雨綢繆在去年12月底就囤了三四個月的貨,她預測到今天這些庫存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客戶已經要到補貨階段。果然,13日的訂單金額幾乎頂了平時半個月的訂單總額。
她粗略計算了一下,本周計劃要出8個集裝箱貨柜的貨去美國,有準備才能有應對,從目前的訂單金額來看,客戶同樣是往三四個月的庫存量在囤。其中還有著急的客戶要求部分貨物直接走空運。
過去一段時間,中國購物軟件頻繁登上美國App store購物類前列,敦煌網、淘寶、阿里國際站、泡泡瑪特皆榜上有名,美國消費者涌入中國軟件下單。稅率下調后,或將再次激發中國購物軟件潮。
“我們不能被這波短期的利好沖昏頭,90天只是一個戰略窗口期,怎么用好這90天,怎么沉下心來堅持長期主義,是所有的外貿人真正要去思考的問題。”深圳碩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羅暢提示道。
他建議,手上有現貨資源的外貿商家,可以沖一波短期流量接訂單,但也要做好長期作戰的準備。首先,要在有確定性客戶的地方去下功夫,同時結構性地考慮客戶關系,與老客戶深化合作等;此外在美國建海外倉做本地發貨,也能建立起供應鏈的韌性。
還有更多外貿企業提到,他們將開始著眼全球市場分散風險。今天企業面臨的國際環境復雜多變,考慮到長期經營,最重要的是不要只盯著美國市場,而是要將企業目光放向歐洲、東南亞、中東等地區做多元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