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際低空經濟合作聯盟的成立,低空經濟全球化協作進入新階段。
5月16日,由民革廣東省委會指導、國際投資促進會、中貝通信聯合主辦的“2025首屆國際低空經濟合作論壇(ILCF)暨國際低空經濟合作聯盟(ILCA)成立大會”在深圳舉行。
據了解,國際低空經濟合作聯盟是由全球低空經濟領域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及專業人士自愿組成的國際性、非營利社會組織,隸屬國際投資促進會,總部設于中國香港,運營中心位于粵港澳大灣區,致力于推動全球低空經濟生態體系建設,促進技術標準化、國際合作與產業融合發展,首批成員涵蓋100余家國際知名企業和研究機構。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齊續春在本次論壇上表示,近年來,國家密集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加快推進空域管理改革、統籌規劃低空經濟發展、簡化通用航空飛行審批流程等一系列舉措,為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行動指南。2025首屆國際低空經濟合作論壇的召開,以及國際低空經濟合作聯盟的成立,是積極響應國家戰略、探索低空經濟發展新模式的舉措。
民革廣東省委會副主委熊水龍在會上表示,廣東是我國低空經濟發展的先行區和重要引擎,集聚了全國超30%的低空經濟產業鏈企業,消費級無人機占全國90%、全球超過70%,已形成廣州、深圳、珠海“三核聯動”,東莞、佛山、中山等城市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論壇主辦方國際投資促進會會長王平在致辭中表示,低空經濟已經是全球產業新浪潮,中國、美國、歐盟、中東等地區都在加速布局低空基礎設施與商業化應用,同時展開了激烈的國際競爭和合作。正是在這種歷史背景和時代語境之下,國際投資促進會聯手中貝通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召開首屆國際低空經濟合作論壇,并共同發起成立國際低空經濟合作聯盟,整合全球政、產、學、研資源,推動技術共享、標準互認、市場互通,構建開放、協同、創新的全球低空經濟生態體系。
論壇主辦方中貝通信董事長、星際航空服務(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六兵表示,深耕通信領域30多年、持續加碼“人工智能與新能源”的中貝通信正式進軍低空經濟,將依托中貝通信雄厚的資本實力、深厚的專業積累、豐厚的創新能力,打造“6G+算力+算法”三維生態,釋放低空經濟萬億潛力。
李六兵透露,未來三年,中貝通信將立足“論壇+聯盟+運營”三級矩陣模式,把國際低空經濟合作論壇打造成低空經濟的全球對話平臺,把國際低空經濟合作聯盟打造成產政學研一體的全球低空產業孵化平臺,把星際航空打造成以低空經濟樞紐港為核心的整體方案提供商,在全國重點省市建設低空經濟樞紐港,深化低空經濟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大會期間,中建二局、中建八局、珠海市低空產業投資運營有限公司、甘肅文旅運營服務集團有限公司、河南三門峽市國有資產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十方融海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機構和星際航空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賽迪顧問發布的《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達5059.5億元,增速高達33.8%。另據中國民航局預估,到2025年,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1.5萬億元,到2035年將達3.5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