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上海東方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東方紅資產管理”)公告,前國信證券副總裁、國信資管董事長成飛自5月9日起正式擔任東方紅資產管理總經理,董事長楊斌不再代行總經理職責。
成飛的加入,被外界看作是東方紅資產管理夯實核心競爭力、加速戰略轉型的關鍵一步。此前在4月3日晚,東方紅資產管理公告,原總經理張鋒因個人原因離任,由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斌代任總經理職務。
資管猛將加入
東方紅資產管理向來是券商資管中的明星公司,是國內首家獲準設立的券商系資產管理公司,也是首家獲得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資格的券商資管。自成立以來,東方紅資產管理始終對標一流公募,不斷夯實主動管理能力,形成了一定的業務特色和品牌效應。
成飛履歷顯示,自2006年進入國泰君安證券從事投研工作,到率領國信證券資管完成從零到一的挑戰,從業逾19年來,成飛始終奮戰在資管業務一線。2021年5月,成飛加入國信證券,任公司副總裁兼資產管理總部總經理,成為國信證券高管團隊首位80后成員。他先后擔任國信證券副總裁兼資產管理總部總經理,兼任國信弘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等,同時也在中國證券業協會投資者服務與保護委員會擔任委員等職務。
掌舵國信資管期間,成飛帶領團隊,除聚焦主動管理外,大力發展FOF等特色業務,努力打造“投研、市場、產品”三大支柱,逐步構建資管品牌。任職期間,該公司資產管理業務收入穩步增長。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國信證券資產管理業務手續費凈收入分別為2.03億元、3.21億元、4.96億元、8.20億元。2021年以前,國信資管的資管收入排名還在行業二十名以外,到了2024年上半年,國信資管的資管收入排名已躋身行業第八(中國證券業協會排名)。
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成飛對券商資管的發展路徑有著深入思考。面對包括公募基金、券商資管、銀行理財子公司及保險資管等機構在內的大資管行業競爭格局,券商資管如何走出一條差異化、特色化道路,成飛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券商資管要做最好的自己。”
他認為,過硬的投研實力、堅定不移的戰略以及“不折騰”的文化,是券商資管機構長遠發展的關鍵。伴隨著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和居民財富結構的變化,券商資管也將面臨策略、牌照和品牌等三方面跨越式挑戰。如何在投研、市場和品牌等多維度打造核心競爭力,將成為成飛在東方紅的新課題。
掌舵東方紅資產管理后,成飛將如何帶領這家老牌資管公司邁入新的發展階段,業內充滿期待。
持續推進“二次創業”
自2010年東方紅資產管理成立以來,截至今年,這家首家券商系資產管理機構已經發展近十五年。一直以來,“價值投資”的理念和標簽一直伴隨著東方紅資產管理及旗下產品,2017年,價值投資在市場上大放異彩,東方紅資產管理也迎來了首次創業周期的高光時刻。
然而,近幾年東方紅資產管理也持續“水逆”,創始團隊及旗下基金經理相繼離開,資產管理規模連年回撤。面對資本市場的跌宕起伏,東方紅資產管理也在積極尋找破局之道,力圖全面夯實核心競爭力,推動公司進行“平臺化、多元化、市場化”發展,正式開啟“二次創業”。
東方證券2024年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12月末,東方紅資產管理受托資產管理規模合計2165.68億元;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規模1661.69億元,相比2021年末的歷史巔峰期縮水逾千億元。對比頭部資產管理機構,其資產管理規模仍然具有較大差距。
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東方紅資產管理也在產品上有所發力。一方面,在主動權益與“固收+”領域積累先發優勢,產品多元化策略初見成效。另一方面,公司FOF系列產品和紅利低波動指數基金業績近年表現突出。
對于成飛的加盟,有資管人士認為,專業投研出身的成飛,在券商資管領域有著深厚的積累和獨特的見解,他的加入將為東方紅資產管理帶來新的思路和創新理念,有助于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重振輝煌。
此前,成飛曾公開表示,在“大資管”時代的背景下,券商資管在打造差異化路線時應遵循的根本理念在于為客戶掙錢。他指出,長期以來,“產品掙錢、客戶不掙錢”現象在資產管理機構行業中廣受詬病。回溯過往,早在2012年前,券商資管行業的發展就以絕對收益為目標。券商資管的天然初心應是絕對收益。唯一的解藥是回歸本源,真正做到幫客戶掙錢,這才是券商資管長遠發展的生存之本。
校對: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