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滬指、深證成指開盤均漲超1%,創業板指漲超2%,隨后漲幅逐漸收窄。截至收盤,滬指放量漲0.8%報3342.67點,深證成指漲0.22%報10104.13點,創業板指漲0.51%報1996.51點,上證50指數漲0.87%,滬深北三市合計成交15053億元,較此前一日增加逾1400億元。行業方面,軍工、農業、地產、保險、銀行、食品飲料、零售等板塊走強,大飛機、糧食概念、商業航天、磷化工概念等活躍。
方正證券指出,三大金融部門政策協同發力,既體現短期政策穩增長的決心,又布局長期經濟的轉型升級。預計隨著流動性釋放與融資成本下降將直接利好實體經濟,二季度社融增速有望回升,基建、制造業投資等方向有望直接受益。當前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力大,隨著長期資金的持續流入,未來資本市場將迎來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
今日投資機會解析
一攬子金融政策落地
5月7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云澤、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出席,介紹“一攬子金融政策支持穩市場穩預期”相關情況。從內容來看,發布會加快落實4月中央政治局會議的任務部署,側重于“四穩”中的“穩市場穩預期”,公布了雙降、結構性政策利率調降、個人住房公積金利率調降、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試點擴大等一系列組合拳。
中信證券指出,“一行一局一會”在金融政策表態方面定調積極,支持性的貨幣政策有望提振宏觀經濟運行表現。降息雖然影響銀行資產收益率和息差,但降息幅度小于預期隱含監管對于銀行息差的兼顧,同時預計后續將引導銀行存款掛牌利率下降,有效對沖負面影響。針對房地產、小微、外貿等重點部門的支持政策也有望穩定銀行相關資產風險預期。整體而言,新政對于銀行經營預期影響中性偏正向。從板塊投資來看,銀行受中美貿易的影響幅度將顯著弱于其他行業,全年相對價值邏輯成立;絕對收益邏輯仍來自于銀行系統性風險再評估帶來的估值修復驅動,以及人民幣大類資產配置框架下的穩定權益回報特征驅動。
華安證券表示,一攬子金融政策發力穩增長強信心,銀行作為政策直達實體的主要融資通道,重點領域投放加力,基本面有望持續改善。地產、股市、外貿等重點領域風險防控機制優化,緩解市場對于銀行資產質量進一步下行的擔憂。公募基金考核完善將有望帶動銀行股持倉相對滬深300低配差回落,銀行核心資產配置價值提升。
民生證券指出,4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積極,國新辦發布會一攬子金融支持政策逐步落地顯效,增量政策有望提振市場情緒,推動估值持續修復。交投活躍度提升,疊加資本市場平穩運行,券商業績修復趨勢有望延續。
萬聯證券表示,此次會議公布的一系列政策,有利于提振股市、樓市以及實體經濟,有利于居民資產端修復和負債端壓力緩解,從而增強居民的消費能力,有利于服務和推動養老消費市場的發展。隨著政策持續落地和顯效,預計消費行業還會進一步回暖。
可控核聚變進入發展關鍵期
近期核能行業出現重要變化,4月30日,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組織官網宣布,其已完成全球最大、最強的脈沖超導電磁體系統的所有組件制造。5月1日,根據合肥市官網報道,我國緊湊型聚變能實驗裝置(BEST)工程總裝正式啟動。5月4日,根據央視報道,大科學裝置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夸父”(CRAFT)項目,建設已經進入關鍵階段,預計將于2025年年底全面建成。
民生證券指出,2025年我國多個可控核聚變設施進入建設關鍵期,其中:5月1日,BEST堆工程總裝正式啟動,總裝的開始意味著聚變堆各個系統部件已經具備了投入使用的條件,聚變堆建設進入到了全面攻關階段,力爭在2027年完成全面建設并有望率先實現聚變發電的實驗演示;CRAFT堆建設預計將于2025年底建成,建成后可以為我國的聚變堆建設提供技術支撐和大型研發測試平臺。此外,聚變星火一號、環流3號、洪荒170等同樣是我國重要的核聚變項目,研發及建設進度值得重點關注。整體來看,全球可控核聚變科研&試驗堆陸續進入建設關鍵節點,行業有望快速發展。
其他影響市場的消息
國家能源局:進一步完善電化學儲能相關標準規范
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等部門近日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強電化學儲能安全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提出,提升電池系統本質安全水平,進一步完善電化學儲能相關標準規范。《通知》提出,開展電化學儲能項目安全條件和設施論證評價。項目單位強化項目安全管理,在可行性研究階段要對電化學儲能項目安全生產條件和設施進行綜合分析,形成書面報告并備查;在竣工或試運行完成后對項目安全設施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項目投運一定時間后開展安全后評價,確保項目全生命周期安全可靠。
央行:全力推進一攬子金融政策加快落地見效
5月7日下午,中國人民銀行召開全系統會議,深入學習貫徹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全力推進一攬子金融政策加快落地見效。會議強調,中央政治局會議對當前經濟形勢作出深刻分析,對下一步經濟工作作出重要部署,中國人民銀行系統要迎難而上、迅速行動,實施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用好用足存量政策,加力實施增量政策,充分釋放政策效應。要強化協同聯動,全系統密切協作,不斷鞏固發展經濟回升向好勢頭,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我國將構建運轉高效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
農業農村部等7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提升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的實施意見》,提出構建梯次分明、分工協作、適度競爭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加快實現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實施意見強調,加快提升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必須堅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堅持農業科技公共性基礎性社會性定位,堅持產業需求導向,堅持守正創新,堅持人才引領發展。明確到2035年,建成運轉高效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農業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農業科技創新整體水平居于世界前列,實現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
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將于8月8日至12日在京舉辦
5月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新聞發布會。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姜廣智在發布會上表示,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將于今年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辦,大會設置論壇會議、展覽展示、前沿大賽、配套活動等四大板塊,約200家機器人企業將集中展示各自的最新研發成果。另外,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作為全球首個為人形機器人組織的綜合性競技賽事,將于8月15日至17日在國家體育場和國家速滑館舉辦。競賽項目分為主體賽事和外圍賽事。據介紹,主體賽事側重人形機器人的技能競技,包括田徑、足球、舞蹈以及物料搬運等。外圍賽事側重趣味性和觀眾的互動性,包括羽毛球、乒乓球、籃球等。
報告稱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連續五個季度增長
5月7日,研究機構TechInsights發布報告稱,2025年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達6870萬部,同比增長9%,已連續五個季度保持增長。除市場復蘇外,“國補”政策是2025年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校對:冉燕青